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世界里,了解can总线通信协议就像拥有通往智能制造宝库的大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领域的面纱,探索如何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为工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一、拓扑结构与接线
在工业环境中,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EIA-485或CAN总线通常采用星型或分散星型拓扑,但工业以太网更倾向于使用集线器或交换机构建星型拓扑。这意味着每个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点,从而简化了布线和管理过程。
选择合适的电缆也是关键。STP和UTP双绞线,以及多模光缆都是可行选项。但对于100Mbps速率,我们推荐使用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而光纤链接则需要一对,对于多模光纤来说,62.5/125μm和50/125μm波长都是常见选择。
二、接头与连接
RJ-45接头是最常用的类型,它包含两对导体,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在MDI定义中,这四个信号分别标识为RD+、RD-、TD+和TD-.当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路时,可以通过MDI-X端口实现直接连接。如果两个DTE或两个DCE相连,可以采用直通电缆或者利用集线器提供的上连端口。
三、速度与距离
在10Mbps和100Mbps网络中,与距离相关的概念包括网段长度以及整个网络范围。在10Mbps下,每个网段不能超过100米,而整个网络范围可以达到500米。对于100Mbps,不同类型的介质有不同的限制,但IEEE802.3标准规定了最大长度限制。此外,“5-4-3规则”对于10Mbps网络是一个指导原则,但对于100Mbps并不是适用的建议使用100Mbps交换机进行扩展。
四、集線器與交換機
中继型集線器是一种基本设备,可级联形成分散星型拓扑,它们符合IEEE802.3单元要求,并且能够检测不完整数据包及冲突后产生阻塞信号,以维持网络稳定性。而转发器可以将一种媒介转换为另一种媒介,如从双绞线到光纤,这些设备在网络中的作用是透明无影响,只负责信号转换,不存储帧也不检测碰撞。
全新的交換機技术可以取代传统中继式集線器,并显著提高性能。当一个帧被完全读取后,交換機即可确定其目的地端口位置,然后生成一张端口地址表并不断更新它。当某个端口收到的信息需广播发送时,全局广播会发生,在没有具体目的地址的情况下,也会自动把信息发至所有端口。这样做避免了传统集中式解决方案中的瓶颈问题,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同时支持全双工操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性能表现。
最后,让我们谈谈半双工与全双工的问题。一种媒体上的发送与接受是异步进行,这就是半双工;而另一种情况,即单独拥有独立发送及接受通道,则属于全双工模式,全双工模式尤其适合快速以太网(如100 Mbps)的应用。不过,请记住,在实际应用中,最好谨慎考虑这两种模式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复杂性问题,比如协商速率等细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