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天文学术交流FRBs的磁osphere起源与大气电离环境探究

报告题目:FRBs的磁osphere起源与大气电离环境探究

报告时间:2021年4月13日周二下午15:00-16:00

报告地点:

线下:东七楼427会议室

线上:腾讯会议151 593 161

报告人:王维扬 博士

报告人单位:北京大学天文系

邀请人:

报告内容摘要:

近期在SGR 1935+2154中发现了一条亮度极高的射电爆发,这些特征与快速射电暴(FRB)相似,提示FRB可能源自中子星(NS)/磁星(magnetar)的磁osphere。我们基于充满电子的脉冲辐射模型,在NS/magnetar磁osphere内解释了重复性FRB分pulse的时频特性。这些分pulse来自沿不同磁场线移动的小团电子,它们产生的辐射束在观测者视野上以不同的时间和频率扫描。这一结构是由突然激发而产生于NS/magnetar磁osphere中的连续曲率辐射自然形成。此外,我们还研究了FRB的大气电离环境,通过对其主机星系沿光行方向估计平均强度,并将其与银河系脉冲星和磁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RM测量值可得知的大多数FRBs,其大气电离环境与银河系脉冲星和磁星一致。而靠近银河中心的脉冲星和磁 星,其大气电离环境较其他类别更为庞大。

简介:

王维扬博士于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是博雅学者之一,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能天体物理、快速射电暴以及中子星、磁星等对象的辐射过程。他已发表18篇文章,其中8篇为第一作者论文总引用次数达到180次。

参会人员:

全体师生

上一篇:云台学术报告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1530-1630 1号楼228会议室 - 天文学术报告
下一篇:人人装修网 - 装修小贴士如何高效规划家居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