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研究团队,运用SDO和NVST的先进成像技术,深入剖析2022年5月9日至10日的一次X1.5级太阳耀斑事件。他们揭示了该耀斑如何导致太阳黑子的磁场结构发生显著变革,并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这种研究不仅增进了对耀斑爆发机制的理解,还为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这项科研工作中,科学家们发现当强烈的耀斑爆发发生时,它能够迅速重组日冕中的磁场,这个过程包括上方磁通绳的爆发、下方电流片以及后环的形成。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日冕层,而光球层受到较小影响,因为其密度远低于前者。
通过详细分析活动区13006的一个暗条爆发案例,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小型太阳黑子之间相互旋转形成一个圆形暗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利用非线性无力场外推方法确认暗条具有扭缠状的磁结构,上方存在一个圆形屋顶结构,这正是导致该暗条爆发产生圆形耀斑带的原因。此次耀斑爆发还引起了明显反馈效应,使得黑子半影消失,并使得外围区域向极性反转线方向聚集,从而增加了极性反转线处的磁场强度,同时减少了外围区域中的磁场。
这些结果显示出此类物理过程不仅短期内改变局部环境,也长期影响到太阳黑子的演化。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暗条爆发、耀斑及黑子变化之间复杂联系,为精细了解太阳物理过程作出了贡献。
标签:
天文学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