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控人机界面技术在自然环境中的安全性应用

在探讨人机界面(HMI)安全性的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将其与工控人机界面技术紧密相连。这种技术的应用场景通常涉及自然环境下的工业控制系统,例如制药厂、化工厂等。然而,在确保这些系统安全的过程中,安全性和保安性之间存在着重要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安全性指的是嵌入在PLC(程序逻辑控制器)中的控制操作和安全联动装置,这些都是被设计到控制程序中的。它旨在防止操作人员对产品或设备造成损坏,并且能够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潜在危险。

而保安性则是针对那些意图盗取信息或破坏控制系统的人。这是一个不同的领域,它关注于如何防御外部威胁,以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不受侵害。

Wonderware公司市场经理Steven Garbrecht指出,适当的安全设计可以有效地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他提到了1984年印度Bhopal化学灾难的事故,这起悲剧表明了如果没有正确的监控和警报系统,即使是最好的设计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泄露事故。在这个事件中,操作员未能意识到一个关键阀门已经打开,而显示屏上的信息却表示它关闭了。如果他们收到了正确的信息,他们可能能够阻止泄露情况失控发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企业正在采用更严格的网络隔离策略,比如微软公司提出的“网域隔离”模型,以及GE公司为其iFIX软件3.5版本添加的一种名为“Application Validator Utility”的工具。这类工具可以自动整理文件修改并减少安装错误或恶意代码的风险。

最后,由于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因此保护这些网络免受黑客攻击变得至关重要。Systek Automated Controls公司工程副总裁Joe Quigg警告说,有意图的人可以制造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既允许日常操作又能提供额外层次保护的手段,只有经过特定培训和指导的人才能够访问并修改这些敏感区域。此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文档管理制度,以便追踪所有对系统进行修改的人员,并确保任何更改都不会产生潜在风险。

上一篇:摄影的概念艺术与技术的交响
下一篇: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了解摄影艺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