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到来之际,空调再次成为人们追求的必需品,而能效标识则成为了促销策略中的新宠。然而,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能效标识上的能效等级并非国家认定的标准,而是由企业自行填写,因此消费者必须格外留心。在购买空调前,除了关注能效标识,还应考虑噪音、制热效果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以免仅被表面的申明所迷惑。
根据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整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3,则分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6将同时停止生产,并且出厂的所有空调都必须贴上“中国能效标识”。这一标签样本由国家相关部门精心设计,其内容包括生产者的名称、规格型号、耗能分级以及具体的能效比等四项关键信息,同时还附有产品输入功率和制冷量。耗能分级通过箭头图示表示,从最低的一级墨绿色直至最高的一级红色,每一级之间差距显著,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简洁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不同水平的 能源消耗等级会导致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如同一品牌下的两款空调,一款具有2.8倍高温时自动停机功能而达到了五星评定(耗电高),售价为2400元;而另一款尽管具备三星评定(较适中)但却以2850元出售。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相同品牌下如此不同的能源消耗性能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贴上了新型号“中国能源节约”牌照的大部分商品,也只是占了展览品数量十分之一左右。上海商务中心家电城营销信息部负责人纽华芬指出,大多数现有的销售商品都是在2005年3月1日之前制造并未贴上新的能源节约标准,这其中有一半以上即使已经达到停产要求,但由于按规定9月1日才开始执行,所以仍然可以继续销售。而那些在2005年3月1日之后制造出来但尚未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大部分产品,其技术参数更是遵循旧标准,其中五星评价意味着更高能源消耗。至于变频空调,由于目前尚无相应法规,它们虽然只占总销量比例极小,但对于城市居住环境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温度控制,并减少运行成本。
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建华认为,这样的新格式化后的energy efficiency 标志既简洁又易懂,与复杂繁琐且难以理解的情景广告语形成鲜明对比,无疑有助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他进一步提醒市民,在选择合适的设备时,不仅要考虑到这些简单清晰的事实数据,还应该综合考量各类技术指标,以及售后服务和预期成本。此外,他也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国内市场内变频系统使用的人数仅占所有冷气设备用户人口中的百分之五,而上海地区这个数字甚至更高达百分之十。在接近初夏的时候,如果你计划购买一台变频制冷器,那么你可能会看到它带来的变化——或许很快,你就可以在当地零售店找到这样的设备带有地方性版本版权声明或者新的“绿色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