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日常生活中家电产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但随着智能产品的兴起,问题自然产生:生活家电是否仍能占据市场地位?据了解,国内的生活家电正朝着普及化、时尚快捷、创新节能的方向发展,不再是单一的等待销售模式。那么,2015年对于这些生活家电来说,他们能否实现逆袭呢?
回顾一下2014年的数据情况,上半年家电产品线下渠道零售额为30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自2014年上半年以来,全行业增量和增速都出现了放缓趋势。统计显示,在那段时间内,全行业总体规模达到了7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但较之于去年的增长幅度收窄14.9个百分点。这表明整个行业正处在一个从结构调整到消费升级,再到效率优先运营模式转变的新周期。
在2014年的上半年度中,那些主要的白色电子产品企业表现出了“两重天”的发展态势。在主要品牌中,大部分营收和净利润超过500亿元的大型白色电子企业,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均远高于主营彩电业务的小型黑色电子企业。此外,白色电子产品、厨卫小家电以及其他生活用电器整体业绩和市场规模增长也要好于黑色电子领域。
展望未来,即使面对实力雄厚的大型大家族品牌或国际品牌进入小家电领域,并开始深入实际操作,小家电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的人才流动,也将推动厨房小家的竞争进一步向专业化、体系化、品牌化转变。为了争夺更多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将依靠资金优势和研发能力逐步淘汰那些缺乏研发能力和成本优势,以及市场网络管理不足的小牌子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丰厚油水却缺乏强势品牌支持的小牌子企业来说,其命运很可能会加速变化。
此外,由于渠道配合(就像他山之石可以借玉),很多空调制造商在过去几年被淘汰出局,如今已有100多个空调品牌难以留存在市场上。而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许多未能坚持下去的是因为他们在渠道经营方面遭遇挫折,最终被迫关门大吉。因此,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有一批厨房小家的厂商经历类似的淘汰过程。
综上所述,要想让家庭用具产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就需要深入探究导致业绩下滑以及商品卖不出去的问题所在。此外,不仅要进行传统实体店铺经营,还需注重网上销售,同时通过结合实体与线上的双管齐下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便宜并且乐意再次光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场逆袭可能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