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活动星系核如同守护者,隐藏着致密射电源的秘密。这些神秘的光源不仅能发出强大的辐射,还会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眨眼”,这种现象被称为日变源(Intraday Variability: IDV)。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这一现象,希望解开其背后的奥秘。
刘祥研究员带领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新疆天文台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了一项长达四年的观测计划。在这期间,他们利用乌鲁木齐南山25米和德国100米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连续不断的监测。这一努力最终成功证实了活动星系核致密喷流辐射经过银河系的星际介质后确实会发生闪烁,就像我们在地球大气中看到恒星微弱而闪烁的光线一样。
这个发现让科学界对于IDV产生了新的思考。一方面,有人认为IDV是由射电源自身快速变化所引起;另一方面,也有人推论可能是由于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均匀的介质环境,这种环境导致了光线出现波动。但要准确判断哪一种理论更有说服力,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大量且精确的地面观测数据来支持。
刘祥团队通过对若干个强IDV源进行追踪监测,最终发现5个例子显示出了明显的周年调制模式。这表明 星际介质距离地球较近,大约只有200秒差距,因此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每一年都会重复这种效应。这一发现为理解流量变化提供了一定的视角,但也提出了更多未解决的问题。
特别的是,有一个名为类星体0917+624 的强IDV来源,其强烈的日变性似乎突然消失。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历史数据,并结合VLBA喷流子结构的情况得出结论:该来源先前的强烈日变性并非与其VLBI致密结构演化有关,而是由于周围星际闪烁介质性状改变造成。此外,该介质可能稍微移动,使得观察视野略有改变,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观测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对宇宙之谜逐渐揭晓。这样的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活动星系核和日变性的理解,也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探索未知领域。就像那遥远、闪耀的心灵之光,每一次“眨眼”都蕴含着无数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