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百花山气象论坛在京召开

首届百花山气象论坛在京召开

11月25日,首届百花山气象论坛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忠良书院召开。本届论坛以“气象经济与金融保险”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气象灾害,探索气象与金融、保险深度融合的路径,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与金融工具协同发力,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地见效,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来自气象、金融、保险、交通、电力、农业、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受邀参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春雷,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喻华锋,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区长吕晨飞,北京市气象局党组、局长郝丽萍出席本次大会并致辞。

许小峰指出,气象作为新质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日益深远。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气象产业发展与经济融合,通过研究、出版《气象经济蓝皮书》等方式探索更多发展路径。他表示,将以百花山论坛为平台,凝聚多方智慧,共同推动气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吕晨飞从区域发展角度,阐述了气象经济与金融保险对生态涵养区的重要意义。

郝丽萍回顾了北京市气象局与多方在气象指数保险、风险预警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强调气象经济与金融保险的创新融合将助力提升城市防灾能力和经济发展韧性。

许小峰全面梳理了气象经济的内涵,涵盖气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气象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他指出,伴随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我国气象经济已初具规模,但在理论研究和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仍需深入探索,以推动气象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围绕“气象×金融”的创新融合,探讨了如何通过气象数据与金融服务的深度整合,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李萌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这一热点议题,分析了化石能源对全球变暖的深远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赵艳霞从金融角度出发,阐述了气象风险向金融领域的传导机制,强调气候变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提出构建金融气象指数等创新工具以应对气象风险,助力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详细解读了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原因,并分享了北京市在气象监测和极端天气预报方面的技术进展。

专家们的度探讨,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气象科学在服务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及产业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为推动气象与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与实践经验。本届论坛上,还发布了《高标准农田保险服务指南》。

本届论坛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门头沟区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上一篇:单电时代如何应对未来电力供应的变化
下一篇:追逐梦想47岁摄影家的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