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起长沙之名的来历,还有一番学问呢。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认为,地理和星图是相配的,即所谓“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楚地在星象中相当于轸星的分野,而轸星旁边有一颗小而亮的星叫做长沙。左人认为长沙城就与这颗小星相配,“长沙”一名就是这么取来的。因为这个名称来自星象,因此人们又把长沙雅称为“星沙”。
我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从古至今,长沙一直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城市,湘江绕城北去,岳麓山隔江相望。在这里,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地标,如天心阁、白沙井、开福寺、碧浪湖等。我提到过桔子洲,这个数里长的江心岛上桔树成林,每年秋季,那里的黄澄澄的桔子挂满了树枝,香气诱人。
我还谈及了岳麓山风景区,那里的崇阔飞檐、台宇朗然,是著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背后的山径上,可以看到爱晚亭、舍利塔、麓山古寺、白鹤泉、蟒蛇洞等古迹名胜。我提醒旅客们,在秋冬时节,可以在蜿蜒山径之中拾遍山红叶,看层林尽染;也可以泛舟湘江,望辽阔楚天,在月色溶溶三五之夜沐洞庭之秋风。
我忆起那些历史名人的足迹,他们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和政绩。如汉代文人贾谊,就在这里写下了《吊屈原赋》、《鹏鸟赋》等名篇。而晋代的大将军陶侃,也在这里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事迹。一代伟人也曾在这里读书求知,他们抒写出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
这些历史传说不仅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陶侃射蟒”就是其中之一。那是在岳麓山禹王碑下的幽谷中,有一个被称为蟒蛇洞的地方,一条妖蟒逃出被关押的地方开始伤害百姓。后来,它变成了妖法,用舌头吐出一座桥梁,从对岸直连到白鹤观,让人们以为是仙桥引渡凡人登仙,但实际上却是大蟒吸气让“飞仙桥”上的“乘客”飘浮进它体内。
有人告诉陶侃这一切,他感到不安,便弯弓搭箭射向两盏天灯,只听得嗖的一声,那两个光点熄灭,同时、“飞仙桥”消失无踪。血迹指引他们找到大蟒尸体,并且解除了危险。这件事之后,被誉为英雄的人物被纪念,为民除害,使得他的射箭地点成为今日所见到的射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