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研究团队的硕士研究生玉米提·麦合木提,在导师加尔肯·叶生别克研究员的指导下,运用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对英仙座分子云进行了大规模甲醛谱线观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赫歇尔卫星(Herschel)和美国五大学天文台(Five College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FCRAO)14米望远镜的一氧化碳谱线信息相结合。这些科学家们通过详细分析,最终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于国际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 2024, 528, 577),论文链接可在此处查看。
甲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星际分子云中的有机分子,其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探索不同环境中物理条件和化学过程的一种理想工具。然而,大尺度完整甲醛观测一直是国际科研领域的一个空白。玉米提·麦合木提团队成功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对英仙座分子云进行了全面的甲醛成图观测,并且利用多种数据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显示,6cm吸收线发现在整个英仙座巨分子云中分布均匀,但随着恒星形成活动增强,该区域内的甲醛丰度略有下降。此外,6cm吸收线参数遵循对数正态分布,这表明大尺度湍流运动对于整个英仙座巨分子的结构和演化具有主导作用。这项工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英仙座巨分子的新的数据,也展示了大尺度成图甲醛观测在理解这些复杂系统中的潜力,为未来进一步探究提供了解决方案。
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获得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技术服务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