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探索LAMOST与Kepler联合数据中的矮星自转色球活动及年龄关系揭示天文科研进展新视角

北京师范大学的叶丽菲博士和毕少兰教授等研究人员利用LAMOST DR7提供的恒星大气参数以及Gaia天基数据,计算了52321颗FGK矮星的质量和年龄,以及47489个恒星的色球活动指标。他们还结合了LAMOST-Kepler天区中的自转周期数据,并重新定义并扩展了回转年代学和磁年代学适用的年龄范围,为估计大样本恒星的年龄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物理学报增刊》2024年第271卷第19期中。

研究发现,银河系中的F-G-K型恒星在受到磁风驱动时会损失角动量,这导致它们随着演化而逐渐降低自旋速率和磁活动水平。因此,可以建立一套关于这些恒星自旋周期、磁活动水平、质量以及年龄之间关系的模型,这被称为回转年代学和磁年代学。

通过分析52321颗FGK矮星的大致信息与47489颗恒星的色球活动指标,以及来自LAMOST-Kepler区域的自旋周期数据,研究团队得出了以下结论:对于F型恒星,在10亿到70亿年的时间尺度上,其自旋周期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而其色球活跃程度几乎不随时间变化;对于G型恒星,20亿到110亿年内可应用于回转年代学,同时20亿到130亿年内可用于磁年代学;而对于K型恒星,由于其自旋速率对时间变化不敏感,因此色球活跃指数依然可以作为确定它们年龄的一个可靠方法。经过校正后,该模型使得回转年代适用范围延伸至110亿年,而磁时代则延伸至130亿年。

此项研究结果预示着未来将能够更快地对更大的矮行star样本进行快速年龄估计。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这些观测设备及计划提供重要支持。此外,该新闻来源是由LAMOST之声发布的一篇文章,它详细介绍了这项令人振奋的人类知识探索成就。

上一篇:生活家装饰官方网站-探索生活家的设计智慧精选装饰灵感与家居解决方案
下一篇:科普探秘土卫四清新空气中的微妙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