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到来之际,空调再次成为人们急需的产品,而能效标识则成为了推动销售的新动力。然而,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能效等级上的数字并非由国家认定,而是由企业自行填写,这一信息需要消费者格外留意。在购买空调前,市民应综合考虑噪音、制热效果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不应仅仅依赖于企业提供的一纸申明。
根据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全屋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3,则分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6,都将被禁止生产和销售。所有出厂的空调必须附上“中国能效标识”,该标识样本由国家相关部门精心设计,并且企业需按样本要求填写数字后印制并贴放。这意味着企业填写的数据未经国家核实,因此存在虚高数据的情况。如果有失实情况,消费者或其他同行可进行举报,并由监管部门予以处理。
昨天(11日),记者在商场看到,这种刚刚推出的蓝白色标识大小如同名片,上面详细列出了生产厂家名称、规格型号、耗能分级及能效比等关键信息,还包括了产品输入功率和制冷量。此外,用以表示耗能水平的箭头图示采用不同颜色的条形,每个条形代表一个能源等级,从最省电墨绿色1级到最耗电大红色5级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标签尚未普及,大约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展品上装有此类标志。而负责营销信息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指出,大部分现有的空调都是在3月1日之前制造出来但未贴上新的标签,其中近三分之一属于即将停产但仍然可以购买到的低标准产品。而那些在3月1日之后制造出来但还没有进入市场销售的大多数为空机器,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能源消耗水平。至于变频技术应用的情景目前尚无具体规定。
上海家电行业协会的一位秘书长认为,此次更换后的标签格式简洁直接,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他同时提醒说,当选购时市民应该全面考虑各项技术参数以及售价与售后服务,以确保获得最佳满意度。他还指出,本地变频技术占据整个市场份额中的五分之一,而上海地区则达到十分之二。在接下来的初夏季节里,我们可能会见证这款“地方版”的变频科技显示其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