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推出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举措 11月19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和2024科技成果转化”发布大会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其中,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将重点推出“1+3×3”十大核心任务,围绕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中心”目标,通过重塑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拓展三类基础资源、构建三大核心平台、提升三类专业能力,形成“校-地-企”协同场景驱动的多层级产业研发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培育。 同济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方案同期发布。学校允许将产业化前景良好、潜在市场价值高的科技成果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部分所有权或全部所有权都赋予科技成果完成团队,鼓励引导团队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大幅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校内实施推进流程,大力推进学校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同时,将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展开深度合作,并为通过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资助的创业项目提供更多支持。 会上,还举办了2023年度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颁奖仪式及2025年评选活动的启动仪式,同济大学首批23个校内场景验证项目发布仪式,杨基金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四川成都、福建晋江、福建安溪、新疆昌吉、内蒙古包头五个地方政府签约仪式,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23年度总产出发布仪式,2024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揭幕仪式。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同济大学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将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