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通信接口的差异时,我们发现RS232作为PC机与设备间通讯的常用串行接口,其设计旨在于低速率下增加通讯距离,适用于点对点通讯。然而,RS232存在共模干扰和共地噪声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至20米以内。此外,由于逻辑电平为-5V~+15V,因此需要标准25芯插头座。
当需要长距离通信几十米到上千米时,便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由于它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并且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使得信号能够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尽管RS485采取半双工工作方式,但它提供了多点互连功能,可省去大量信号线,同时支持分布式系统,并允许最多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并联。
相比之下,RS422通过双端线传送信号,不仅能够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而且速度更快,最大的传输速率可达10Mbit/s。在1200米长度的电缆中,即使使用较低的9000波特率,也能实现良好的通信效果。此外,由于其是全双工工作,而只需一对双绞线,这使得它成为另一种选择。
RJ45则通常用于数据传输,如网卡接口,它是各种不同类型中的一个,以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或绿白、绿等法排列八根直通或交叉线。这两种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宽带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尽管PC与智能设备之间可以使用RS232或RS485进行通信,但这些物理介质层和链路层只能代表基本功能。如果想要实现更复杂的数据访问,就必须编写专门程序。但这种程序往往缺乏ISO/OSI规范,所以只能完成有限功能。在面向更多设备时,如果数量超过2台,就必须使用RS485做为通讯介质,而现场总线技术则提供了一套完整软件支持系统,解决了控制冲突检测维护等问题,为自动成网无主从概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