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到来之际,空调再次成为人们急需的产品,而能效标识则成为了推动销售的新动力。不过,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能效标识上所显示的能效等级并非国家认定的标准,而是由企业自行填写,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必须格外小心。市民们应当综合考虑噪音、制热效果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不应单纯依赖企业提供的一纸声明。
据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整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3,则不得生产;分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6,也同样不得生产。此外,出厂的所有空调都必须贴有“中国能效标识”,这是一种由国家相关部门设计,并且按照样本要求企业进行填写和印制张贴的标志。然而,这些信息未经国家官方确认,因此不能排除存在虚高数值的情况。如果发现虚假宣传,消费者或其他企业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并将受到相应处理。
昨天(11日),记者在商场中观察到了这种刚刚出现的大蓝白色标签,其大小如一张名片,上面列出了四项关键内容:生产单位名称、规格型号、耗能分级以及能效比,还包括了产品输入功率和制冷量。这份耗费分级通过箭头图示展现,其中1级以墨绿色表示最短箭头,并旁边附加“耗电少”字样。而5级则以红色表示最长箭头,与旁边的小字母“耗电较多”相呼应。不同等级下的空调价格差异显著,一款拥有2.8倍高能源利用率、高达五星评定,但售价仅为2400元;而另一款具有3.0倍高能源利用率、高达四星评定的同品牌机型,却要贵出500元,以2850元出售。
尽管如此,由于这些新型标签还不够普及,大约只占展品十分之一左右。不过上海商务中心家电城营销信息部负责人纽华芬提醒我们,即便是目前流通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都属于三月初之前制造完成但尚未贴上新标志的旧机型,其中约有一半符合停产前的要求,即九月一日才开始执行限产措施。而那些三月一日之后才开始生产出的商品通常会直接进入仓库储存。在仓库内存放着的一批最新入库设备中,最常见的是五星评价水平中的最高等级——五星评价。但至于变频风扇,它们对于是否需要新的指南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建华认为,这种简洁明了与众不同的新指南格式,无疑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强调,在选择空调时除了关注技术参数,还应该考量总成本、售后服务质量及其他相关因素。此外,他透露国内市场上的变频风扇所占比例仅为全体风扇总数中的百分之五,而上海地区这一比例更是达到百分之十。他预测今年初夏,或许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特殊版本针对特定地区或城市设计专门用于该地使用环境条件下运行表现优异的一个变频风扇模型带来的“地方版”能力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