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熟悉以太网,这是一种网络协议,允许计算机(通常在办公室、学校或商业环境中)共享文件、浏览互联网以及访问连接到网络的打印机和其他硬件。以太网因其高速数据传输、高效、简单和灵活而广泛采用,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之一。这些优点加上实施成本相对低廉,使得以太网成为适合工业环境的一种有吸引力的网络技术。
然而,在工业设置中使用标准以太网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即TCP/IP协议本身并不提供足够的自动化和处理应用所需的实时性能保证。但是,以太网中的物理硬件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工业应用需要一种新的实时通信协议,旨在利用以太网的物理层,并且能够提供对于设备之间确定性通信所必需的可靠性。在这个前提下,开发了工业以太网。
IEEE标准802.3定义了以太网,并规定了其物理和数据链路层。而TCP/IP则是在这些层之上用于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的一套协议,其中TCP负责确保数据包无差错地传送,而IP则负责根据IP地址路由数据包。
网络协议栈由多个层组成,每个层都专注于处理不同方面的问题。在工业环境中,以太网基于标准以太网,但有一些修改,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或者应答策略。
工业以 太 网是指一系列基于标准硬件(即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的与互联网相关联的一个新型应用程序,它使得同样的底层基础设施被用来构建具有更高可靠性的设备间通讯。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不仅仅只是为了文件共享而存在,而是能直接参与到工厂车间中的驱动器、PLC工作站以及I/O设备内存储空间的大量交互中去。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三种方法:第一种称为“软件/标准”架构,它结合了带有TCP/IP支持但含有额外机制来实现实时通信能力;第二种叫做“开放式软件/改进型”架构,它采用了一套新的管理对接口并同步从每个节点发送出的信息,以确保优先级最高的事务被首先完成;第三种最后一种又叫做“开放式软件/改进型”,它采纳的是完全相同于第一两者的想法,只不过增加了一些互补硬件来增强这种特定类型交换过程。
此外,由于大多数制造环境都充满各种电磁干扰(EMI),因此许多设计师会选择将他们安装更多保护措施,如屏蔽线缆,更好的接地系统,以及滤波器,以减少噪声干扰,从而确保所有操作都是准确无误地执行。
声明:本文为转载类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