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民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大楼的稳定运行,工程师们采用了数据采集冗余策略,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在这项技术中,两套独立但互补的系统设计用于保证数据传输和处理不受任何单点故障的影响。
首先,我们介绍了冗余设计背后的理念。通过创建两个或更多相同功能的设备,我们可以确保如果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另一个设备能够接管其职责,从而保障网络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一策略要求我们考虑到成本效益、设计周期以及最终实现高稳定性的目标。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重点讨论了同步卡及其与PCI-1713信号采集卡之间紧密配合。同步卡是本项目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现场传感器发出的压力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与主控机房进行通信。而PCI-1713则是一款经济型高速数据采集卡,其特点包括32个单通道模拟输入、12位A/D转换率以及自动通道/增益扫描等功能。
软件方面,我们利用VC++语言编写驱动程序,这一程序需要访问并口控制采样数据周期。此外,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并不直接支持低级并口操作,我们探索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使用Windows API并行通信函数、面向对象技术封装Win32 API函数,以及嵌入汇编语言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最终,我们选择了一种结合Delphi嵌入汇编语言及动态连接库(DLL)调用来实现对并口操作,使得开发更加高效且灵活。
最后,在数据库处理方面,我们应用了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ng)技术,将大量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到MS ACCESS数据库中,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本次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心规划的硬件配置、优化软件开发以及有效管理数据库,以构建出一个既强大又高效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保护深圳市民中心免受自然灾害之害。这项工作不仅体现出了现代工程学对复杂环境挑战所作出的努力,也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份宝贵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