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恒星物理组,吴涛和李焱等研究人员最近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他们利用先进的模型分析技术,不仅构建了一套新的诊断工具来研究慢脉动B型星(SPB星),而且还成功应用了这一工具对CoRoT空间望远镜观测到的SPB星HD 50230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项工作最终得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SPB星是一类复杂的变星,它们拥有2.5到8倍太阳质量,年龄通常在千万年级别。此外,由于它们长周期、振幅小且不规则性强,对这些恒星进行观测是一个挑战。但是,随着如CoRoT、Kepler、K2和TESS这样的高精度空间望远镜的使用,我们对于这些恒星有更多了解。
吴涛和李焱通过提取与恒星结构密切相关的可观测参数,并将其用于演化状态评估,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所有SPB星的心震学诊断图。该图能够帮助科学家准确判断这些恒星当前的情况以及大致推算它们的质量。
此外,他们运用之前开发的一种独立分析方法,对富含金属的大质量SPB 星HD 50230进行了精细模拟,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它关键结构信息并缩短了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差异至100秒。目前,对中、大质量恒壤内部结构及演化过程仍存在诸多未知,如风失散、转动效应、角动量传递以及磁场作用等,而心震学则提供了解决这些谜题的一线希望。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群体支持,以及其他包括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在内的一系列资助。此外,云南省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也为这个重要研究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