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测地所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了一场关于卫星重力/测高技术在监测湖泊等陆表质量变化方面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研究员闫昊明、副研究员张子占和冯伟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测地所的副所长王勇和倪四道,以及部分研究员,他们听取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专家及本所的研究生们报告最新领域进展。
武汉大学钟波副教授介绍了GRACE mascon解算方法及其在南美洲流域水量监控中的应用情况,学徐于月副教授分享了长江中下游大湖泊面积动态监测项目最新进展。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李进副研究员则探讨了椭球改正对全球陆表质量变化反演过程影响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尼胜楠博士就联合多源卫星数据分析沃尔特湖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储量变迁进行了解读。
同时,冯伟副研究员和詹金刚副研究员分别报告了利用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揭示地下水、冰川变化以及它们与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成果。此外,来自计生的沈迎春、李振和李言同学也展示了GPS位移反演陆地水储量、河流泥沙沉积现象以及南极冰下探险结果。
参与者们围绕这些报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让整个研讨会充满活力。这次会议旨在促进卫星大地测量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内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相关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这个不断发展的地球观察科学背景下,这样的活动对于推动科技前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