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有了微创新疗法

这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有了微创新疗法 11月21日,一项中国团队的重磅医学研究成果登上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这项研究聚焦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新方法。 这项研究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长海)指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团队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内31家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研究历时3年多完成。 研究证实,脑膜中动脉栓塞这一微创创新疗法在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为未来这一疾病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启示,同时为全球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安全、灵活的治疗方案,最终惠及包括高龄患者在内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传统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确定性大 作为这项研究的牵头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介绍,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亚急性或慢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寿命延长,非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逐年攀升,社会负担巨大。 “常见引起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包括外伤,长期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反复或突然胸腹压力增高等。当血肿增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或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随着大多数血肿逐渐增大,症状会持续加重,引起频繁呕吐、深度昏迷等严重症状并危及生命。”毛颖教授说。 毛颖教授进一步介绍,传统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手段包括钻孔引流术和药物治疗,虽已被证实有效,但传统钻孔引流复发率高达12%-20%,而药物保守治疗恢复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大,且部分患者由于血肿扩大或症状加重仍需进一步手术。因此,临床上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在此背景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神经外科的临床新创新和新选择。 毛颖教授解释称,脑膜中动脉栓塞是指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栓塞物(如液体栓塞剂或颗粒等)注入脑膜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脑膜中动脉是硬膜下血肿形成的重要血供来源,通过栓塞脑膜中动脉,从源头上阻断供血,从而减少血肿血供,使血肿内的血液逐渐被吸收,促进血肿的缩小。同时,该方法可以防止新鲜血液的注入,减少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脑膜中动脉栓塞降低血肿复发率、进展率、死亡率 这项研究于2020年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指导下开展,也获得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资助。 研究是在中国12个省份31家分中心进行的一项开放盲终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入组患者为有症状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接受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液体栓塞材料治疗)结合传统治疗(简称栓塞组)与仅接受传统治疗(简称传统治疗组)两组,并根据是否行钻孔引流术或保守药物治疗进行分层。医生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执行钻孔手术。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机分组后90天内症状性复发或硬膜下血肿的进展。 研究发现,栓塞组和传统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24/360)和9.9%(36/362),两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如果将因血肿复发或进展导致的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病人也纳入首要终点,脑膜中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复发、进展与死亡率。 在栓塞组中,有17名(4.7%)出现症状性血肿复发,7名(1.9%)出现症状性血肿进展。在传统治疗组中,有19名(5.2%)出现症状性血肿复发,17名(4.7%)出现症状性血肿进展。在90天内,栓塞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有11名(3.1%)患者和23名(6.4%)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或补救性手术。 此外,对无需钻孔引流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在降低血肿复发率和进展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外同期相关研究EMBOLISE、STEM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手术组相比,脑膜中动脉栓塞显著降低了血肿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三项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发布,共同证明了脑膜中动脉栓塞在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 在安全性方面,栓塞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同样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因此,脑膜中动脉栓塞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风险更低,为高龄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李强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倪伟副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左乔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恒博士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题:《中国团队医学顶刊发文:这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有了微创新疗法》)

上一篇:镜头的颠倒移轴之旅
下一篇:数字相机-探索数字时代的视觉艺术数字相机的革命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