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与监控体系(SCADA)通过远程监测电子参数,在电力行业中应用广泛。SCADA系统通常采用ModbusTCP等工业以太网协议,而在数据生成过程中,ModbusRTU协议支撑串口表计/终端设备。为了解决互操作性问题,用户可能选择嵌入式计算机进行协议转化,但这需要程序设计资源。此时,用户会选择配置网关来完成ModbusTCP和ModbusRTU之间的转化。
那么,网关如何用于数据收集?哪种方式能提供最快的数据速度?
通明传输方式通讯
通明传输方式是常见的MODBUS网关功能,它可以简单方便地完成传输。但这种方法存在缺点:每个串口只能执行一次请求-响应操作,因此SCADA系统必须等待呼应,这会导致大规模运用中运行失效。
署理方式通讯
署理方式旨在克服通明传输方式的限制,使得网关两端可以独立进行协议转化。一方面,每个串口作为RTUmaster自动轮询外设;另一方面,该网关还可作为ModbusTCP服务器,被SCADA体系轮询。这类网关具有内置存储器,有助于无缝检索并增加了SCADA程序设计灵活性。
智能方式通讯
对于不满于扫描时刻长的用户来说,优化现有体系是一个好方案。MoxaMGateMB3660工业网gate支持智能学习功能,可以记忆来自SCADA系统发来的每条指令。一旦学会某条指令,网关就像署理模式一样自动发送请求到相关设备。
由于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上位机可以直接从存储器获得呼应数据,不必等待设备发送,从而显著提升通信性能。在WebConsole上按一个按钮即可启动学习新功能。对于上位机而言,扫描时间将大幅减少,因为只需通过以太网络从网关传至上位机。而且,对被访问设备来说,也将显著缩短时间。
三种方法哪个更好?一试便知。
我们测试了8/16口MGateMB3660-8/16系列中的16口工业网gate,以评估不同类型的处理速度。在测试过程中,每个外设都通过RS-485接口连接到一个由八台外设组成的人字形拓扑结构,每次测试共需收集2048字节的参数。
结果显示,在同样条件下,用署理模式下的处理速度最快,只需41毫秒。而智能和普通模式分别耗时312毫秒和7502毫秒。
此外,与署理或智能模式相比,由于其较长扫描时间,使得使用普通模式获取到的参数数量远低于前两者,如图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其较长的扫描时间,即使在优质条件下也无法达到准确性的要求,因此普通模式并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如果要搭建全新的Scada系统,那么署理是最佳选择,其优势清晰:快速扫描,并以包装形式发送所有信息。但如果想要以较少成本和精力对现有的Scada进行优化,那么智能则是首选。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QQ: 2737591964),谅解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