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布的数据,2024年二季度日均客流1058万人次,比上一季度增长了9.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工作日平均客流量为119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而休息日则为77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
全网最高单日客流记录在4月19日(周五),达到1283万人次,但并未突破前一季度的峰值。在不同线路中,依然有几条线路位列前三,而增幅较大的线路由于运营里程短,其强度达到了2.73万人次/公里·日。尽管运营里程较长的8号线存在部分区段拥挤的情况,但其早晚高峰时段受潮汐客流影响也很显著。
住宅区域方面,泗泾、九亭、佘山、曹路和莘庄五个站点仍是工作日早高峰进站及出站客流最大的五个站点;封浜、花桥、双江路、临洮路和双柏路排名靠前。枢纽类站点上海火车站和上海南站进站客流同比上升,并且排名靠前。
岗位相对密集区域方面,陆家嘴和静安寺两座站在工作日夜间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与之相反的是漕河泾开发区和徐家汇两个区域的下降趋势。而浦东南路和金吉路两个地区,则呈现出显著涨幅,其中龙耀路(徐汇滨江)、真如(中海环宇城MAX开业)以及中华艺术宫等站在热门消费购物驱动下迎来了显著增长。
夜间时段(20:00—0:00)的总量有所上升,全网一般工作日及休息日夜间各时段进站客流也有所增加。不过,由于“景区密度”较高,如南京东 路、中山公园等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期间,都表现出了稳步增长。而一些核心区域重要节点,由于游客或市民消费购物推动,也出现了明显的夜间客户流量提升。
观赛观演与娱乐健身作为驱动因素,以东方体育中心为例,在休息日期间,其夜间客户流量远超工作日期間,这与文体活动散场时间紧密相关。此外,一些商业体如太古里,以及滨江步道提供了一系列活动,为该区域提升了夜生活活力。
产业园区类轨交站点在夜晚显示出了分化情况,有些地方如漕河泾开发区、新川镇等地方在清晨到午后期间出现下降趋势,而金吉路则呈现出大幅增长。此外,一些热门旅游景点,如豫园,每逢节假日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从而带动附近轨交车票销售量的大幅增加。
最后,在F1中国大奖赛期间,轨交上海赛车场每天平均进出的乘坐者数达到了8000多名,这个数字比2019年的比赛期间提高了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