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是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增强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以提高融资效率。随着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结束,一批上市公司将从A股市场退出。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公司确定退市。
行业专家指出,退市制度是全面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措施。监管机构不断完善退市机制、规范退市标准、简化流程,有助于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营造健康的A场生态,为投资者保护权益提供保障,并为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
自2020年底起,为响应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决策及《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基于现行制度基础上设定了四类强制性退市条件——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以及重大违法类,并将其融入新一轮的退市规定中。在此过程中,退市制度正在逐步发挥其“净化器”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上交所主板共有12家公司被终止上 市,还有17家公司面临强制性风险警示。这体现了多元化的反映力度,使得常态化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稳固。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信息表明,在过去一年里,全年共有24家企业遭到强迫退出,而截至目前已知20余家企业正面临同样的命运,这个数字与去年的水平相比持平,不断推进常态化的撤离程序。
对于一些无法吸引投资者的企业来说,如*ST西源,其持续20天以内每日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即触发了终止上 市条件。这种情况背后,是经营状况恶化的一种体现。在审计报告中,它们可能会揭示主营业务缺失、经营停滞、高负债且无偿还能力、大额资产冻结,以及存在多重重大不确定性的问题。
还有些案例涉及信息披露不符合要求,如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未来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来支持收入真实性和可收回性。
另外,还有一些因业绩低迷或其他原因导致营业收入不足以达到规定标准而需考虑终止上 市的情况,如*ST深南,其2019-2021年度连续出现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最后,一些涉嫌虚假记载或实际控制人违规行为也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出”的条款。此外,对于那些长期存在虚假记录的问题仍然在继续进行调查,其中实际控制人已经被证监会立案处理。
关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要坚守扶优限劣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头部企业,要给予更多支持,让它们成为行业发展中的典范;对于那些没有良好竞争力的‘空壳’‘僵尸’企業,则需要严格执行退出政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向更健康方向转变,同时提升整个市场整体质量。
总之,无论是在发行侧还是在投资侧,都需要确保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相同规则。这包括打击逃避监管行为,同时确保真正具有价值和潜力的企业能够获得必要资金,从而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更紧密结合,最终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