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8日,科学界迎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发现。当《自然》杂志公布了由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时,它们对中等年龄星团的新观测结果不仅颠覆了传统理论,也重新点燃了对宇宙演化之谜的探索。这个名为“The exclusion of a significant range of ages in a massive star cluster”的研究项目,以哈勃空间望远镜为工具,对银河系边缘的大麦哲伦云中的NGC1651星团进行了精细观测。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质量星团是由单一星族构成,即所有恒星几乎同时从同一片分子云中诞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开始怀疑这一假设,并提出这些巨大的球状星团可能由多个不同年龄段的恒星族组成。这项新研究表明,这种多元论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大质量集群。
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对NGC1651这颗位于银河系边缘的大质量集群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家们揭示出令人惊讶的一面:尽管看似存在广泛年龄分布,但实际上这些恒星之间的年轻和老年的差异极其有限,只有几百万年。这意味着大约10亿到30亿岁这类大质量集群内,恒星并不是如我们曾经相信那样在一个宽广年代范围内形成,而是相距非常近。
这种发现对于理解宇宙早期形成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关于这些超级集合体内部动态和演化机制的心智模型。李程远博士表示:“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因为年轻的聚集体会迅速消耗掉可供它们形成气体。”
该研究不仅证明了某些特定类型的大规模系统仍然符合原先被认为已经过时的一个简单模型——即单一起源且同时出现——而且还显示出许多其他系统也可能遵循相同模式。在解释这种现象时,一种可能性是恒星围绕自身轴以不同的速度自转,这使得它们在赫罗图上的位置看起来像是来自不同年代的小型家族。
邓李才首席科学家评论道:“这一发现将结束近十年的争论,是‘可靠且鼓舞人心’。” 这项工作代表了一次关键突破,为我们提供了解开宇宙历史奥秘的一扇窗户。此外,该论文已发表于《自然》杂志,并可以通过链接访问: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6/n7531/full/nature1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