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地不断发展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引入这项先进技术。然而,选择哪种类型的机器人,以及如何避免那些可能不被充分认识到的误区,这些问题却常常让人头疼。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的投资中,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避免常见错误,因为错误将导致不必要的开支或者任务延期。
为了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避免最严重的错误,本文将列出十大误区,它们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中需要特别小心的问题。
首先是低估了有效负荷和惯性需求。这通常是因为在计算负荷时没有包括机械臂末端所装工具的重量造成的。其次造成这个错误的是低估或者完全忽略了偏心负载产生的惯性力。在SCARA工业机器人的情况下,旋转轴超负荷的情况非常普遍。不纠正这种问题会对机器人造成伤害,可以通过减少负荷或者减小速度参数来弥补。但是,减小速度会增加周期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负荷相关因素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其次,有时候试图让机器人承担过多工作,使得设计者希望它执行过于复杂的事务。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就很难确定正确的周期时间,或给解决方案带来额外困难。而且,一旦生产出现故障,这种错误往往被放大。在生产中,不计划停产将导致巨大的损失。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机器人的使用超出了原始设计能力要求,当增加工作是在仿真之后才增加的时候,这时很容易出现令人失望的情况。尤其是在推进计划之前没有做新的仿真,那么规定循环周期就有可能达不到,因此要保证一个循环周期在规定时间以内,那么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就得非常小心。
再者,对电缆管理问题低估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但优化到机械臂末端所装工具或外围设备路径对于机器人的运动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对潜在问题没有足够预测,将导致机器为避免电缆纠缠和受压而产生不必要动作,并且如果不是运用动态电缆或减少电缆压力可能会导致线路损坏及停车。
接下来,是关于在选择系统前应考虑的问题。当系统安装后,你可以确定每个方面是否适合你的应用并避免由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造成严重超支。你应该考虑Load、Orientation、Speed、Travel、Environment以及DutyCycle等因素。
然后,有些用户对精确性与可重复性的理解存在误解。一台精确但也能重复进行操作,但一个可重复性的设备并不一定具有精确性能。可重复性体现了依照既定路径准确往返移动,而精确性则体现在依照计算点精准移动上去。这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与机械耐受度以及手臂精度直接相关。
此外,由于控制系统优劣不同,大多数制造商更多关注于控制系统,而不是机械性能。但如果配置完毕后正常运行主要依赖于机械耐用性,那么产品丧失生产能力更有可能由电子设备差距引起而非电子设备本身。而软件知识掌握程度高的人,如果同时拥有优秀机械性能,则成为竞争力的优势;反之,如果需要频繁维修,则即便掌握良好的软件知识,也无法弥补这一缺陷。
接着,没有正确了解工业环境中的特殊需求也是一个重大误区。这包括湿度、高温、腐蚀剂等环境因素,以及清洁程度与润滑油间隔期等维护条件,都需要事先规划好,以防止意料之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将影响整体项目成本效益比率,甚至使项目失败不可收拾。
再者,对安全操作培训不足也是一个潜在危险来源,无论是一名经验丰富还是初学者都需接受专业训练才能安全有效地操作工业自动化设备,以防止事故发生并保障员工安全。此外,在购买过程中容易忽视一些关键配件,如示教仪表、通讯电缆以及特殊软件,这些都是必需品之一,不仅影响项目进度,而且还会增加成本风险,即便是一般顾客也不应忽视这些细节,因为它们对于整个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最后,过高或过低评估控制系统能力同样是一个重大挑战。如果评价太低,将浪费资源和资金;如果评价太高,则加剧返工成本和尝试控制太多I/O端口及伺服系统的心理压力。此类决策若非谨慎,最终将付出代价,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笔账也值得认真思考一下,为何不能追求更佳?所以,在任何决策前,我们都应当深思熟虑,不仅要关注短期利益,更要打算长远发展,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变化趋势,以备不时之需,让我们的决定更加明智稳健,从而创造更好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