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半年的喧嚣,ChatGPT带来的大模型热潮正在迎来第一轮冷静期。今年6月,ChatGPT的访问量首次出现了月度下滑,而年初接入ChatGPT聊天功能的新版必应(Microsoft Bing),市占率也在近期出现下滑,甚至低于改版之前。
一切都在预示着,大模型赛道“看热闹”的时刻过去了,市场正在对大模型的实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与C端市场的集体狂欢相比,现在大家更关心大模型如何在B端行业落地,仅仅只会“Chat”(聊天)的大模型,不足以满足需求。
新的竞争局势已经出现。在刚刚过去的人工智能大会上,一批聚焦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大模型开始涌现。从华为、腾讯、阿里到科大讯飞等等,都在试图让大模型在商用层面落地。而华为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的科技巨头,在2021年就推出了盘古大模型1.0,但是在今年的行业热潮中,却迟迟没有拿出来自家的当家产品。
直到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才正式预告了盘古3.0的大型发布,并提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关键是要“走深向实”,赋能产业升级。7月7日,在华为云开发者大会(HDC2023)上,华为云正式发布了盘古三世纪的大型版本。
与之不同的是,这款不是一款主打“聊天”的机器学习系统,而是专注于通过复杂算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意味着尽管其名称包含有"AI"一词,但它并不真正意义上的一个AI助手或虚拟助理,它旨在提供数据分析、自动化流程以及其他类型服务,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生产力。
据报道,这款系统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复杂的情报分析,以及决策支持。例如,它可以用于金融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洞察力;或者用于医疗领域,为医生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建议。
对于那些不熟悉这些技术的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像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普通电脑程序的一个更新版本——只是这个程序被设计得非常聪明,以至于它几乎可以做任何需要数据输入和输出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看到更多这样的工具被创造出来,因为这正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趋势:使用先进技术来增强人类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快地工作,更有效地生活。在很久以前,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地方的地形,你可能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去那里亲自观察。如果你想要了解某个历史事件,你可能需要翻阅成堆资料并进行研究。但现在,只需点击几次鼠标,就能得到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工具如此受欢迎——它们简化了一切,让我们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并且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但也存在一些担忧,比如隐私泄露和误判错误。此外,对于那些依赖这些工具进行决策的人来说,还有一种潜在地危险,即过度依赖它们而忽视个人判断力。
总之,无论好坏,有这样一种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那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的技能或知识数量增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司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利用他们目前拥有的资源——包括他们员工的一部分——以提高效率并保持竞争优势。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候,也是一个挑战性的时刻,因为如果不正确地管理这一转变,将会导致混乱而不是创新。不过,有一点是不言而喻:如果你的业务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在这个高速增长和持续变革的小世界里,只有那些愿意不断学习并适应新技术的人才能存活下来,而且还能成功繁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