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到来之际,空调再次成为人们购买的热门商品,而能效标识则成为了促销活动中的新焦点。不过,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能效标识上的能效等级由企业自行填写,这意味着这些信息并未经过国家的认证和监督。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需要格外小心,不应仅仅依赖于一张纸上面的申明。
根据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全屋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3,则被禁止生产;分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6,也同样不得生产。而所有出厂的空调都必须贴上“中国能效标识”,这是一种由国家有关部门设计制定的样本。企业在此基础上填写数字并印制、贴放。但是,这些填写内容未经国家认定,因此不能排除存在虚高数据的情况。如果发现失实情况,可以通过举报形式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以便进行处理。
昨天(11日),记者观察了一些商场内展出的新型蓝白色标识,它们大小与名片相似,上面列出了生产者的名称、规格型号、耗能分级以及最重要的一项——能源比率。此外,还包括了产品输入功率和制冷量。在耗能分级部分,用到了箭头图示,一级为墨绿色表示耗能最低,而五级则是大红色表示耗电最高。不同等级的售价差异显著:某知名品牌的一款能够达到二八一等五星评估,并以2400元销售,但另一款虽然也属于该品牌,但能够达四星评估,其价格却要高达2850元。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新型标识数量还不多,只占展品十分之一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销售中的空调都是三月前出厂且尚未贴有新的标志,其中约有一第三份额甚至更早期停产而未符合标准。从三月开始出厂的产品通常直接进仓库,所以入库时间较晚的大多数将会看到更多五星评估类别。而关于变频技术应用到的空调,现在还没有具体规定。
上海家电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建华指出,这样的简洁明了格式确实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所帮助,因为它让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产品特性。但他同时提醒说,当选择购物时,还应该综合考虑技术参数、售后服务等因素。他补充说,尽管国内市场中变频技术占据了总量的5%,但上海地区这一比例达到10%。今年初夏,如果条件允许,那么我们或许能够见证变频科技带来的“地方版” 能效标签试点行动在上海的一个亮眼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