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到来之际,空调再次成为人们追求的必需品,而能效标识则成为了促销策略中的新宠。不过,在记者采访中得知,能效标识上的能效等级是由企业自行填写,而非国家认定的确切数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空调前应当全面考虑噪音、制热效果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不应单纯依赖于企业提供的申明。
根据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整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3,则不予生产;分体式空调若其能效比低于2.6,也将停止生产。所有出厂的空调都必须贴上“中国能效标识”,这是一种由国家相关部门设计并颁布的标准样本。企业填写此标签时需遵循样本格式,并印制张贴,但这些信息未经国家核实,因此存在虚高数据的情形。如果被发现失实,可供消费者或同行企业举报,并由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昨日(11日),记者在几个商场观察了这一刚刚出现的小巧蓝白色标志,它与一张名片相似,上面详细列出了生产者的名称、规格型号、耗能分级和具体能源消耗比例。此外,还附上了产品输入功率和制冷量指标。在耗能分级部分,一级以墨绿色表示最短箭头,与旁边注明“耗能低”的字样形成对比;而五级采用大红色,以最长箭头伴随旁边印有“耗费高”的字样。不同能源消耗水平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如某品牌名牌机型,其能源消耗比为2.8,只获得五星评价售价2400元,但同品牌另一款拥有更高3.0能源消耗比且四星评价仅售价2850元。
然而,这些新风格化标示所覆盖面积并不广泛,大约只占展品十分之一左右。而负责家电城营销信息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纽华芬提醒称,在销售市场中,大多数出售的是早已出厂但尚未贴上新标识的产品,其中约三分之一属于9月1日起才会停产未达标准设备。而从3月1日之后开始生产的产品通常直接存放至仓库内,其中主要是具有较高五星评估能源消耗水平的大众商品。此外,对于变频空調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
上海家电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建华认为,该新的简洁易懂格式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着积极作用,他强烈建议市民在选择购物时,不仅要关注技术参数,更要考虑售后服务和整体成本。他进一步指出国内变频空調市场占有率仍然较小,只有总共销售量中的一小部分,即大约5%,而上海地区则稍微突出一些,有10%左右。但预计今年初夏,将可能首次见证变频技术局部应用版本所使用的地方性 能源 标准亮相。这一变化无疑将给市场带来更多选择和竞争,同时也将提高整个行业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