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的世界里,蜂鸣器的驱动是一段简洁而高效的代码。它依赖于一个高低电平驱动原理:当三极管处于高电平时,蜂鸣器会产生声音;一旦三极管转变为低电平状态,蜂鸣器便停止发声。这一逻辑虽然简单,却是许多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初,我在项目中使用了以下方式来实现这一功能:
如果单片机没有优质的I/O跳变功能,我们也可以通过添加上拉或下拉电阻来确保输出性能。
当然,如果我们想要让蜂鸣器发出连续的声音,而不是一次性的响起,就需要对这个函数进行一些修改:
这里有一些解释:
函数功能:这是一个用来控制蜂鸣器发声次数的函数。
传入参数:这个参数决定了蜂鸣器应该发出多少次声音。但是,由于每次声音之间都有不发声的间隔,这个计数值实际上需要翻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循环结束后,还需要关闭蜂鸼音符以确保其最终处于关闭状态。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让蜂鸣器发出两次声音,那么程序将执行如下步骤:
第一次循环(while(4))期间,开启蜂鸣器,并减少计数到3。
第二次循环(while(3))期间,将闭合三极管,使得三个条件中的第二个满足,即“低电平”。
第三次循环(while(2))期间再次开启三极管,让四、五、六个条件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同时满足,即“高电平”和“低电平”,从而使得四、五、六这三个条件都不满足,从而退出第一个for 循环。此时,一共完成了两轮操作,所以最后两个条件都已经被触发过,只剩下第一个条件未触发,因此整个过程中总共只响了一遍,不会出现连续响的情况。所以,在这里加上关闭操作更加保险,以防止误认为没响过,因为程序可能只是还在等待那最后一次响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