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中的8种常见误解与改进策略

开关电源设计中的8个误解与改进策略

导语:开关电源的高频磁性元件设计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至关重要。然而,这一领域包含了众多细节知识点,难以在单本或几本书中完全阐述。为了优化高频磁性元件设计,我们必须根据应用场景综合考虑多种变量,并通过反复计算调整来实现最佳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初学者和资深工程师都可能犯错,因为现有的文献和技术资料往往忽略了某些关键变量,或提供不准确的公式。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常见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填满磁芯窗口——优化设计

很多人认为在高频磁性元件设计中,填充整个窗口可以获得最优结果,但这并非正确。实际上,只需占据窗口面积的25%即可,不必非得填满整个窗口。这一误解来源于工频磁性元件设计经验,对高频场合没有适用。

“铁损=铜损”——优化变压器设计

许多人将“铁损=铜损”作为高频变压器优化标准,但这一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铁损和铜损差异可能达到一个数量级之大,但这并不代表该变压器未被优化。此错误同样来自对工频经验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具体应用需求。

漏感=1%的磁化电感

一些技术要求会明确漏感大小,比如“漏感<2%”,但这样的表述缺乏专业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应根据需要接受的最大漏感值制定限制,而不是给出与磁化电感比值作为标准。此误解来自对比例关系理解不足,以及忽视了无气隙时漏感小、有气隙时比例变化大的事实。

漏感与磁芯磁导率有关

有些人认为加上磁芯可以降低绕组间漏感或增加其大小。但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有磁芯,其影响均非常小,而且几乎不会超过10%,通常仅为2%左右。这一错误来源于对材料相对导率影响理解不足,以及忽视了大量实验数据显示无显著差异的情况。

变压器绕组电流密度为2A/mm²~3.1A/mm²

一些人将绕组内电流密度大小看作是优化标准,但真正决定因素是在散热措施下是否能保持温度控制。例如,在液浸或真空环境下,即使线包尺寸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热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线包如何散热,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特定的电流密度。这一误解基于避免繁琐试算而设立的人为限制,以简化计算过程而不考虑其条件限制。

原边绕组损耗=副边绕组損耗——優化變壓器設計

很多人把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损耗相等视为一种普遍规则,但这是基于工频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在某些情形下,两者的差异可能很大,没有必要强行追求它们相同。此误解来自于对工频经验过分依赖以及忽略了具体情况下的差异处理。

绕组直径小于穿透深度—-高頻損耗就會很小

如果只从漆包线粗细判断,可以造成误导,因为邻近效应可能导致较大的高频loss,即便使用较细线也不能保证低loss。此处需要综合考虑整体结构安排,如层数、布局方式等,而不仅仅依赖单一参数考量(如漆包线粗细)。此错误来源于孤立地分析单个参数而忽略其他关键因素影响的情况。

正激式電路中變壓器開路谐振頻率須比開關頻率要大得多

很多工程师认为开路谐振频次必须远远大于开关频次,这是不正确的。一方面,如果理想条件下存在极限情况,即匝间容纳极少且谐振接近零,则短路谐振频次才是关键;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短路谐振频次应当至少在两个数量级以上才能保证稳定运行。这项错误来自於對理论公式誤用,並無法正確應用到實際情況之上。

结语:

为了帮助电子工程师减少在开关电源研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我们总结了一些经历到的概念问题,并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参考。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大家带来更多宝贵信息。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QQ:2737591964),谢谢!

上一篇:工业大厦材料的基石与未来
下一篇: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如何确保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