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逻辑:雄性抚育,天文般宏大,只有爸爸好
在繁殖过程中,雌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了一场精妙的博弈。交配结束后,雌雄进入逃逸竞赛——那一方能更快地逃离,其责任便被转嫁给另一方。而这个结果主要取决于受精模式,如果说雌性因为体内受精而错过了最佳逃脱时机,那么雄性就是体外受精的牺牲品。
体外受精多发生在开放水域中,这种环境难以维持高浓度的精子,因此雄性必须释放大量精子,以确保微薄生殖回报。在这一前期投入上,雄性与雌性的投入几乎相等。根据亲代投资理论,在生育过程中付出更多的一方,对后代负责得更深;如果两者投入差不多,那么谁也不比谁聪明。因此,大多数体外受精动物缺乏亲代抚养行为,即使偶尔有表现,也主要是由雄性来抚养。
为什么会这样呢?即使需要有一方留下来照顾后代,在理论上也是半半可能——我们知道,当鱼类在水中体外受精时,它们几乎同时释放配子,与内部受精不同。当逃逸竞赛开始时,它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谁照顾后代几乎是个随机事件。但实际观察结果并非如此——事实是,大部分受孕卵或幼鱼由雄性抚养,而不是由雌性。
其中玄妙之处在于,雌鱼提前几步逃跑,而这短暂时间差决定了双方截然不同的命运。逻辑如下:当两条鱼遇到时,他们首先要做出的决定是哪一方先行动——是否为雄鱼射出第一滴液,或为雌鱼排出第一个卵子?它们共同追求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卵子被 fertilized。这迅速达成共识:让雌鱼先排卵,因为卵较大且粘连,便不会流失;而小且多的 精子则如风中的烟尘,不久即散去——为了快速到达卵子,它们不能通过粘连提高稳定性。这不对称决定了它们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时,要么靠近、要么远离,这样就产生了区别。
这种区别赋予了海洋生物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父权认定。在公开水域排列和接触之后,“父亲”的身份并不那么清晰,所以通常没有留恋,但也有些例证展示了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母亲”:“母亲”可以选择独立离开,但“父亲”则留下照顾孩子,有时候甚至为了换取更多孩子成为他的遗产,这样的动力驱使他提供额外支持,使其成为典型的心系家庭行为之一。
除了哺育后的理由,还有一点叫做期待奖励,是一种对付出的回报式互动。在许多物种里,最终胜利者(尽管这只是理想状态)获得最好的资源,同时避免未来的战斗和损失,从而达到最优解。而那些失败者,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他们自己的愿望,就像四等美洲鸵鸟那样,被迫生活在地球上的边缘,并无意图参与繁衍生命的事务。
总结来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杂又细致的人类世界,比如美洲鸿鹤(Cassowaries),它们是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北部地区的一个孤立群落居住着的大型鸟类。一旦这些巨大的母鸡从山谷间的小溪旁产下她的蛋,她就会离开,让她丈夫完成孵化工作。他会用他的强壮腿保护家园和食物来源,同时还能够喂饱他的孩子直至他们足够大,可以自己觅食并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