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报道中科院测地所启动国家深地勘探研究探寻6000米以下超深层油藏秘密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1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程方升)150年前,人类在地下21米处钻出了第一口现代工业油井;又过去120年,人类在地下4500米发现了石油。人类必须向着更深的地下索取,但留给人类还有多少时间?“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能追赶‘油尽灯枯’的时刻”,今天,测地所专家毛伟建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说。

毛伟建曾任世界排名第一的石油勘探跨国公司斯伦贝谢在英国伦敦和美国休斯顿研发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在欧美学习和工作了27年后,回国在中科院测地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并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中的 “超深层地球物理勘探基础与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在国家层面正式开启“超深层”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在油气勘探领域,埋深在4500--6000米被认为是“深层”,而6000米以上的是“超深层”。全球已发现的超深层油气田不足已探明油气剩余可采储量的5%。为何还要去探明? 毛伟建说,由于2013年IHS统计显示,全世界有122个未知的潜藏资源位于北美、巴西等地区。向地球深部进军,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新领域提供自主创新核心技术。“50年前业界宣称石油只够开采50年,现在还在采,是因为前瞻技术不断发展。”

据了解,毛伟建团队已经进入全球先进行列,“以前的地震勘探主要采用声波理论,而现在正从声波向弹性波转变,其理论计算模型越来越接近真实地球,用弹性波去给地球做三维CT,可以提高精确度。” 目前超级难题之一是在海量低信噪比数据中提取相关反射信号并还原成接近真实状态。这需要高密度、高质量数据,以及新的处理方法。目前,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华北等地进行着这类研究,以支持我国未来对此类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我国六成能源依赖进口,而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将继续寻找更多自然资源,从而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将加强对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的开发,同时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供需平衡。(来源: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1日讯)

上一篇:车载工控机智能化革新汽车生产线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黑洞不再是地狱科学家揭秘信息复制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