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发光分子”,会有什么神秘加成?
乐高玩具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积木组合来构建新的模型。将“发光分子”进行精准组装,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就像通过外力推拉就能改变乐高积木的组合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控分子间的作用力,实现体系发光性能的精细调控,从而构建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发光可调控的智能材料和产品。
“将特定的发光分子进行特定的排列或组装,来增强或实现其在室温下的磷光发射的策略。”这便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骧团队提出的原创性科学理念——“组装诱导发光”。
10月23日,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公布,马骧团队的“组装诱导纯有机室温磷光”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马骧及其团队成员。图片由马骧团队提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有机功能染料的发光性能调控、构建高效纯有机室温磷光功能体系这一科学问题,马骧团队开展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
通过“组装诱导发光”策略,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对功能染料、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光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转化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染料和产品体系。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可以作为细胞标记和成像的新型工具,有助于提高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在传感领域,可用于开发新型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医疗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在防伪领域,可用来制造难以伪造的安全标识,对于货币、证件和高价值商品的防伪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团队将聚焦如何通过分子结构的调整和组装方式的变化来拓宽磷光颜色范围,如何将室温磷光材料与其他功能材料集成,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材料,并探索这些发光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马骧表示。